top of page

過程努力,結果精彩-GPA3.28上UPenn

Wang, P. Y.  台灣大學機械系 GPA 3.28/4.30 T 104, G 322

Admission:  U of Pennsylvania Master'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& Applied Mechanics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U of Florida 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(獎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University of Minnesota-Twin Cities 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-San Diego 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

 

顧問的話:

 

已經記不清楚有多少同學給自己下了“低GPA”的定義。其實低GPA並不可怕,可怕是這個數字代表的就是你的全部。

 

我經常問同學們,GPA不高,就是說該唸書的時候不唸書,那你的時間到哪裡去了?如果回答不是睡覺去了,那你就還有救。退一萬步說,就算你把時間都花到打遊戲去了,打遊戲打出心得,打出成績也是了不起的事情啊。所以我想看到GPA背後代表著什麼,這才是你身上精彩之處。

 

Wang同學第一次給我寄了一份6頁密密麻麻的簡歷。雖然很專業很冗長,但是居然沒有重複的東西,仔細讀下來,就一個感覺,這四年很精彩啊,書卷都不一定能做到的,他做到了啊!但是這些經歷都是要花很多很多時間才能做到的,即便沒有paper和獲獎來加持,但是挑其中一兩件經歷來寫讀書計劃就很不錯了。

 

之後,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整理SOP,他那麼多的經歷中總能對應到學校不同教授的領域,於是他申請十幾間學校,沒有兩間學校的SOP會重複到一半。說起來容易,實踐起來,是非常花時間的。而他的自傳又有不同的角度呈現,完全和研究無關,而是與自我成長和世界觀有關,讓人感到驚艷。我相信這樣的文書才是能打動人心的東西。

 

從他的成長軌跡看來,不得不說,很多東西的積累是終生的,而GPA只是代表學生非常小的一部分。最後無意外的,他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結果。

留學申請|UPenn
學生心得:
 
「你的dream school有哪些?」Tina問
「痾…我這成績能上UW之類的應該就很開心了吧!」
「好,那我們目標就是要挑戰比現在預設的更好的學校!」
 
這是第一次見面的一段對話,令我印象很深。當我陸續拿到offer後, 回想起這段話,也覺得很不可思議。
回顧這兩年來申請的點點滴滴,大四同時應付學校課業和考托福和GRE的過程可說是兩頭燒,但最煎熬的時期大概是準備申請文件的階段吧 ! 很高興遇能碰到願意陪我完成挑戰的顧問Tina。


大三下才決定出國的我, 考完托福和GRE後,深知低GPA是我的硬傷,於是猶豫是否找留學顧問協助申請美國研究所。最早有先詢問過兩間規模較大的顧問公司,但合作模式並非我所嚮往的, 後來無意間在網站看到英萊教育的廣告, 想說最後試試看這間,沒想到第一次跟Tina聊完,我就被他的專業經驗,熱誠和態度所吸引,讓我當下決意要跟Tina合作!

還記得因為低GPA,最初看得學校幾乎都是五,六十名左右的,但Tina沒有像其他顧問直接斷言我的保底區域然後叫我繼續考高TG, 而是根據我的三圍和背景,推薦我一些有機會的學校。印象中當下看到的名單裡都是前三十的學校時很擔心會不會全滅,事實證明相信Tina是對的。

在配合的日子裡,我幾乎每周都會跟Tina預約討論時間,他總是能快速又有條理的分析我文章的優缺點,並提供許多書寫essay的方向給我參考,而非反覆運用一套制式的模板。還記得因為當時我延畢一學期,時常要下課後才有時間修改SOP, 好幾次改到半夜才寄給Tina,  Tina卻能在隔天中午給我新的版本,更不用說有幾次因故快壓到deadline才交出第一版, Tina 也如超人般在三天內幫我校正與潤飾了兩個版本。

我覺得Tina不僅是個專業的顧問,還是一個願意陪我們奮鬥,亦師亦友的角色!Tina花很多心思在引導我挖掘自己的優點與特色,並要我對自己有信心。其中再跟我討論每間學校的SOP時,Tina 也會陪我一起brainstorm點子,這類框架外的思考方式讓我學到如何將自己的專業與特色跟不同program和研究做連結,使得文章流暢又有內容。


就在一月的一個晚上, 我收到了第一間給的offer,當下讓我又驚又喜也鬆了一口氣,那時剛好打算申請最後一間,Tina也鼓勵我挑戰更好的學校。因為UPenn 的robotics研究領域蠻有名的,資源也多,而且每個MSE degree都可以跟Wharton school或資工系等等做dual degree, 這對喜歡跨領域學習的我來說,是很好的機會和資源,所以就申請了UPenn MEAM,也很開心在當兵時收到了offer。

現在覺得Tina說的很有道理,申請過程其實不只注重結果,而是在準備的過程中實力的累積和對自己進一步的了解。例如在組織過往不同經歷時,會意外的發現自己的特色慢慢浮現,而在了解各個教授的研究時,也因為讀了不同領域的paper,讓我漸漸思考出未來研究方向。

很慶幸當初剛好在網站看到英萊的廣告,才能遇到這麼好的合作夥伴,也謝謝Tina這些日子裡不厭其煩的回答我並協助我處理任何問題,讓我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!

By Wang, P. Y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