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​審時度勢的CS彩票學校申請心得

Mr. C   政大經濟 中央會計 2.7/4.0 4.0/4.0  T103 G317

Admissions:

Columbia University    MS in Computer Science
Northeastern University    MS in Computer Science

Arizona State University     M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​顧問的話:

這又是一個非典型的案例,每一年都有學生指著我們的榜單問,我跟他這裡這裡一樣,我有機會嗎?

也許顧問當下沒有給出肯定答案會讓這些學生失望,但是也有一些學生抱持著願意和我們試一試的心態,開始一場艱苦又瘋狂的申請之旅。

會選擇英萊的學生,一定有點與眾不同。他們骨子裡有著勇於挑戰的精神。他們不僅僅要面對課業、工作、考試、家庭等多重壓力,還想著如何讓自己跳得更遠、飛得更高。英萊要為這種學生創造機會,要幫助這種一開始就信任我們的學生,一起合作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。那些看似瘋狂的選校名單,激勵學生們絞盡腦汁想出更新更瘋狂更偉大的點子,結合他們過往的故事來佐證這些是有可能由他們完成的。我們讓學校在瘋狂中看到這些學生改變世界的勇氣和力量!

看似幸運的背後,努力總不會缺席。現在大家看到的榜單,尤其是那些讓人低三圍最後反轉申請到很漂亮的結果,那都是學生本身很優秀很優秀。也許他們有過成績上的缺憾,但是他們人生中還有另一種光芒。顧問在合作過程中不斷發現他們身上讓人驚艷的地方,可以讓我們看到他們成功的潛力。今年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求學計劃,也帶來了很多問卦式的諮詢者,他們的重點不是在於該怎麼準備?而是到底要不要準備?

 

我們給學生分析形勢和選項,最終也是他們自己做出選擇。危機就是危險和機會並存,面對危機,你有多大勇氣,果斷向前衝呢?

數字化工作
學生心得:

我尚未走完2021申請季,目前已取得Columbia University, MSCS program 2021Spring錄取,其餘大部分學校是申請2021 Fall,還未放榜。收到哥大的錄取,我至今仍無法相信。以下將會簡單介紹我的背景,以及分享與Tina合作的經驗。希望未來的申請人,可以參考,祝申請順利。

 

背景:

  1. 成績:政大經濟系GPA 2.7/4.0、中央會計所(另修商業智慧與分析學程、企業資源規劃SAP學程)GPA 4.0/4.0、北科大隨班附讀6門課GPA 4.0/4.0。WESundergraduate 3.2/4.0,graduate 4.0/4.0。GRE四戰317 Q165 V152 AW4.0。TOEFL一戰103 R29 L26 W25 S23。

  2. 工作經歷:四大會計事務所及顧問部2年經驗。多以數據分析方式做諮詢案件。

  3. 其他經驗:講師、TA、RA經驗、國際志工、系學會會長等。

  4. 推薦人:工作老闆、研究所指導教授、隨班附讀演算法老師、程式設計老師

 

轉領域心得:

從研究所就確認自己除了會計、審計能力外,要培養數據分析的能力。而在工作階段,常常需要與客戶設計出管理上的解決方案,而市場的趨勢越來越傾向以資訊科技來解決,小則開發自動化程式幫助增加企業流程的效率,大則開發新系統來因應問題。我在工作中發掘自己對於開發資訊解決方案的熱情,也使用了數據分析來幫客戶偵測管理問題,而我最欠缺的是開發能力,這在我所屬的工作環境中及產業是商業顧問,我們的角色就是給管理方針,沒有辦法有更多開發角色的學習。因此,我在工作經驗的尾聲,便開始計畫如何補強自己的資工背景,並且想透過從小就有的留學夢,去美國就讀資工碩士。

在搜尋留學資訊時,我發現大部分的資工碩士都不太接受轉領域,畢竟我從商跨到資工跨度太大,大學與碩士的基礎科目也與工程學科大不同,因此我看到有前輩先以隨班附讀的方式增加記得背景,再申請美國資工碩士,或是IS/IT類碩士,於是我便循著這條軌跡走。2018年當時隨班附讀的網路資訊很少,因此我後來有諮詢Tina這個可能性。

在初期,我沒有篤定要完全轉資工,有為自己留一個information system/technology的保險路。另外,我希望透過隨班附讀的資工課來測試自己的能力與想像是否一致,也怕高估了自己的智力,會不會其實我學不來。在離職前,我就預約了Tina做初次免費諮詢,說明了我想要隨班附讀一年的計畫,結束後再申請學校。下方會分享較詳細的初談過程。

 

溝通與合作模式:

  1. 初談時,Tina建議我當年度可以申請了,以我的背景是夠申請BA, MIS,甚至是DS。但是我評估自己在工作中已經常常使用數據分析了,我想學的是更技術層面的開發能力,於是我溝通了想要隨班附讀的想法後,Tina也支持我累積能量一年後再申請。同時,Tina提醒了我,離職了就要保持全職學生的身份修課,也建議我未來有重大的決定時,可以先進行諮詢評估對申請的影響。

  2. 隨班附讀階段,我共修了一學年兩個學期的課,包含了六堂大一到大四的重點必修課,在這期間我偶爾會和Tina更新我的修課狀況與成績,最後成績落在84-97不等,能讓原本大學低GPA的我,有個更好的學業能力證明。

  3. 準備GRE/TOEFL階段,備考的人都能理解心裡的折磨,尤其我的GRE始終考不破320,折騰了約半年。Tina當時給我許多精神鼓勵,並且分析各等級的學校對應需要多少各項成績的門檻,在鼓勵中也讓我更加確定目標以及該達到的水準。這個期間剛好遇到疫情爆發,雖然考完四戰時,大部分學校還沒有公布今年GRE是選配,但Tina便提醒我該考TOEFL了,GRE的分數沒有嚴重到進不了好學校。當時這個建議,把我從苦海中撈起來,我想若再繼續考下去,以當時低迷的心態可能也不會有更好的結果,因此我便立刻開始準備TOEFL。經過一個月的準備,我一戰破百,又驚又喜,也很感謝當時在GRE地獄中,有作出果斷的決定,才不致於影響到我考TOEFL的心態。

  4. 準備文件、選校、申請階段,細節我寫在下方段落,這裡則分享此階段的互動。我很感謝Tina對我的包容,因為我一直都在看選校資訊,時常做了一堆功課,約了Tina一個一個問題問過。我把所有學校從排名第一到第九十,全部掃過,一間一間去看他們有什麼系所是與IS/IT/CS相關的,全部整理出我可以投的。當時列的IS/IT/CS相關的系所,總數破百。Tina沒有跟著我一一看過,而是直接以重點告訴我,我的背景跟哪些學校的收人偏好比較對應的上,幫我調整方向後我再多研究這些重點學校。我不後悔自己做了這麼多功課,畢竟我的個性不想遺漏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,但Tina可以這般有效率,是因為他累積了很多輔導經驗,這是每位初次申請者沒有的優勢。在申請前,我擬好了一版選校清單,而在上了第一間學校CS後,又動態的調整了新版選校,只留下CS系所,往上挑戰。而這當中,Tina也沒有責怪我這個大變動,還是持續協助我申請。因此,我建議能多做功課對自己都是最好的,可以透過與Tina開會過程中,也驗證自己的資訊和準備方向是否有偏離正軌。我也建議與Tina的互動方式,越多的主動,會得到越多回饋,而Tina則是一直都有耐心的回覆我。

 

文件輔導:

文件輔導也是我花很多時間的部分,改了非常多版本/多次,甚至不滿意的直接重寫。我建議能夠先跟Tina討論完自己的題材有哪些,先列出大綱會比較好,若我再重來一次,會選擇這樣的模式,比較有效率。Tina的邏輯很清晰,會建議哪裡太冗,哪裡可以再擴充,哪種寫作方式適合你,哪種架構表達會更好。在文件寫作上,沒有一定的架構與格式,Tina也都能按照每個人的寫作邏輯給予建議。但是如果希望有個模板直接參考的人,或沒時間有往來修改的人,我沒有經驗,可以請教Tina這種做法怎麼進行。

 

申請趨勢與落點分析:

我原本的計畫是專注在2021 Fall的申請,但GRE/TOEFL考完時約九月中,Tina立刻問我要不要嘗試投2021 Spring,他也分析了很多原因導致2021 Fall的申請狀況會非常激烈,在此不多述,細節可以問Tina。當時我的選校清單有十幾間,想了一下先投個三間試水溫,似乎也行,因此選了還沒截止的NYU Courant, NEU MSCS, Columbia MSCS三間。很快的我十月就拿到NEU MSCS錄取通知,就是在這個時刻,立刻改了選校清單只留下CS,另外再多看其他CS系所,Tina也建議我往上大膽投了。我認為,一個專業顧問必須要對申請市場有一定的瞭解與熟悉,才能夠在短時間給予專業的判斷,甚至是預測。尤其在疫情時期,各種決定都可能影響很大,到底要積極一點把握時機,還是要保守一點,這都沒有答案,但我當時評估自己GPA差,我沒有空間保守操作。而在準備Columbia的文件時,我其實抱著要買樂透就早點買,在好的時機買,在2021 Spring買大概是二獎三獎,在2021 Fall買就是頭獎了。Tina事後也有跟我說,以我的條件,他之前評估上的機會不大,我想可能是努力久了,老天也願意給你一點好運吧。

 

結論:

很多人說申請可以自己來,我同意,就像我自己做足功課的部分,其實是可以自己申請的,包含後續系統填寫、與學校信件往來等作業,因為我的龜毛,大部分也是我自己完成的。但是,如果你的背景不是書卷,情況特殊,跨領域申請,又含了一些背景硬傷,例如我的GPA,我會建議還是找個顧問吧。Tina的強是強在幫我判斷趨勢,那些行政作業老實說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服務,自己來就好,高價值的服務是長久的經驗累積做出的判斷與預測。因此,我建議找Tina合作時,請相信他的專業判斷,當申請者跟顧問彼此信賴且目標一致時,綜效才會發揮最大。我與Tina合作的經驗是如此,也希望後繼申請者們能好好運用顧問的資源,順利申請上夢想學校。

 

​延伸閱讀:
PTT分享

​​機械轉CS,錄取Columbia!

低GPA轉CS,錄取Vandy!

​商科轉CS,錄取UCI!

bottom of page